RSS

NAS Server 的功能發想

幾個月前朋友贈送一台 QNAP 的 NAS Server (TS-219P) 給我,我之前沒有玩過任何 NAS 的設備,覺得很有趣就上網查了一下 NAS 的定義

「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是一種專門的資料儲存技術的名稱,它可以直接連接在電腦網路上面,對異質網路使用者提供了集中式資料存取服務。」 – from WiKi

所以 NAS 原始用途是用來當作網路磁碟用的,而 NAS 本身其實就是一臺電腦,QNAP 的 NAS 是跑  Linux 作業系統,所以擴充能力是蠻強的。

像是我拿到的這台 NAS 除了當成網路磁碟透過遠端分享功能來 Share 檔案 (支援 Windows / Mac / Linux) 外,而且另外可以當作

  1. Git Host 做程式碼版本管理
  2. BitTorrent 的分享
  3. 架設 WordPress 等 PHP / MySql / Apache 網站
  4. 當作印表機伺服器
  5. 當作電腦備份工具

所以現在的 NAS 已經是多功能的設備了而不只是網路硬碟,更多功能可以看這邊

對我而言,第一個想要做的事是用 NAS 取代 DropBox,因為 DropBox 的免費容量只有 2GB 不夠用,而付費方案對團隊而言又不便宜,十人團隊每年要付 4 萬元,而現在硬碟超級便宜,所以如果使用 NAS 儲存容量可以超大,隱私性也更高。不過單純就檔案的方便性而言,NAS 是把遠端的硬碟掛上電腦,檔案沒有像 DropBox 的檔案有版本管理概念,也不自動支援 Local 檔案同步,如果你常常會在沒網路的狀況下工作可能就不適合,算是各有利弊。

對我而言 NAS 提供了很多不錯的可能性,讓「私有雲」變得簡單許多,但是還是要花一些時間去玩才能發揮它的潛力。

我本身是提供服務的軟體開發者,以我的觀點去看 NAS 覺得,NAS 應該能更往「服務」層次發展,而不是當做硬體設備。這樣那對於不想花時間學如何使用,只想享受服務的人的吸引力會大大提升,這不只是對一般人,即使是對工程師也是,很多好用的網路服務都是開發者使用的,而且他們是願意付費的。以下是我認為很棒的幾個方向

  1. 私有 DropBox:把類似 DropBox 的服務加入 NAS 上,這個很多人一定會超愛,尤其是需要 Team Work 的團隊,DropBox 的價格真的不低,但人們對這種方便的工具的需求很高,而且很多人「願意為這種方便的服務付錢」,對家庭或小團隊應該會很受用。 (重點是方便性而不是能不能分享)
  2. 影片 / 音樂 串流主機:把 NAS 變成一台 BT 下載 和影片 / 音樂 串流 Server,最好是可以到達無腦超作的地步,目前很多的 NAS 也有類似的功能,但比較到達 workable  的程度,對支援的格式和方便性都還可以更好,這功能對於家庭使用很不錯。

兩個 H.D.D. 抽換蠻容易的

 

屁股的擴充槽也不少,但不能直接外接螢幕喔,要透過網路登入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10/30 英吋 創業點子

 

想收費的產品,從第一天就開始收費吧!

上圖出自http://startup-marketing.com/

剛剛讀了Cardinalblue分享的一篇文章「Fit your product to the right market」(調整你的產品到正確的市場定位),對創業的人真的很重要,所以忍不住馬上想分享。

作者Daniel說他第一次創業為了多瞭解客戶,一開始就每天到處找客戶來聊天,一直聊一直聊,最後他開發出了一個爛透了的產品,這個產品因為是大雜燴一點都不聚焦,也找不出有效的市場策略。

後來他又創業了,結果這次只花兩個月就上線,很幸運立刻就在對的產業上找到些活躍的客戶,可是一但他想要從這些使用免費服務的客戶身上賺到錢時,喔~ 天阿,他說那簡直比從貓身上幫牠拔牙還要難哩(有養貓的,請問這真的很難嗎?)。更倒楣的是當他想把產品賣給那些願意付錢買產品的在客戶時,又常常被說產品很有亮點有潛力,但總少一點什麼是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

咦!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Daniel套句創業圈的術語說這是因為這個產品沒有找到product/market fit,也就是說他所設計的產品和商業模式沒有切合實際市場的需求。

他隨後導出以下一個很重要的結論,這個結論可能是很多創業家會忽略的。

「如果你的產品是依據免費使用者的回應開發的,你會做出一個對免費使用者而言很好的產品。 如果你想要做出一個很棒的付費產品,你要儘早讓使用者付費,這樣你才可以得到付費使用者的回應」。

我覺得這個結論既直接又明白且重要,因為每個創業家都知道要多聽客戶的聲音多聽客戶的意見,但客戶意見那麼多,哪些使用者才是你的目標客戶呢? 如果你最後的目標客戶是願意付錢的人,那一開始就找他們吧,請他們一開始就付錢用你的產品(一開始收費可以先打一折都沒關係),用他們的意見去修改你的產品,因為喜歡用免費產品的跟願意付錢的客戶常常根本不是同一群人,他們需求也不一樣,你要從對的客戶的意見來調整你的產品,這樣設計出來的才是他們要的東西。

如果你想build出一個收費的產品,那試著從第一天就開始收費吧!  🙂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3/19 英吋 創業點子

 

手機信用卡的「收款工具」-Square,以及它的創辦人Jack Dorsey

Jack Dorsey是Twitter的共同創辦人,不過他被Twitter的另一個創辦人給趕了出來,之後他在2009創立Square,一個讓任何個人和小公司都很容易「用手機收到信用卡付款」的工具。

關於他和夥伴:Jack Dorsey在2000年創業時被當時的新Partner給踢出來。之後創辦Twitter又被Twitter的另一個創辦人因理念不合給踢出來,之後他們很少互相說話。

關於他的個性:Jack Dorsey對人際網路充滿興趣,小時候會因為興趣去聽警察或消防隊的無線電,他喜歡專注人機界面,喜歡細節,同時擁有數學和美術兩種天賦。多年來他覺得自己是更像是工匠而不是企業家,他的興趣是從產品點子來的而不是從公司當出發點。

關於他的產品: Twitter已經太成功就不多說。Square提供一個可以插到 iPhone 的耳機孔的小小信用卡讀卡機,之後只要信用卡輕輕一刷,就可以完成交易(輸入產品註記、價格,消費者簽名則是透過 iPhone App 來完成),帳單隨後由電子郵件寄送,同時每筆交易也會附上 GPS 定位的位置(以 Google Maps 顯示),可讓使用者用來確認自己是否曾經到該地點消費過。原出處

心得ㄧ:Jack Dorsey個性很有「另一個Steve Jobs」的味道,都有一種把東西整體細節做的很好的個性,工程師的腦,藝術家的心,他希望Square能做到注重每一個pixel的程度,他自豪Square是第一個把付款帶入藝術境界的公司。

心得二:個人覺得創業家的個性很多都不完美,或者說是…他們壓根不打算成為個性完美人人喜歡的好人。一般大部份的人都試著避免犯錯,喜歡做「不會被說錯」的事,但了不起的創業家喜歡做「有機會對」的事,錯了沒關係。

心得三:套句Jamie說的,創業夥伴就像夫妻,如果你只打算跟創業夥伴做一個案子,而不是一個又一個的案子(or 點子 or whatever),或許就可以考慮放棄,直接找你願意跟他做一個又一個案子的人合作。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3/19 英吋 創業點子

 

iPhone/Android手機虛實整合的最後一哩如何打通?!

「手機是虛實整合的最後一哩」,這句話很多年前就開始不斷的被人提起,一直重複到令人厭煩的程度,不過一直到去年iPhone/Android手機的普及才真正感受到它正在發生中,從未來式變成正在進行式了。「哈囉!醒來醒來,它正在發生中喔」!

那目前推廣手機上虛實整合推廣的困難在哪裡?

  • 超級手機的普及率:店家一般會問現在台灣有多少iPhone & Android phone? 目前台灣的iPhone + Android phone已經有100多萬台,年底還會成長到200多萬台,超級手機普及率的成長之後只會更快更快,被質疑是少眾市場的問題只會愈來愈小,所以我們覺得這個問題較小。
  • 店家的配合度:虛實整合需要店家的配合,這時店家的合作意願變得非常重要,是個大問題。我們自己在推廣時常常會覺得店家心態跟不上新觀念,但反過來想,我們瞭解店家嗎? 我們知道店家真正的需求嗎? 如果我們能提出一個明確能增加營業額,增加單客購買金額,店家有能力執行的方案,店家可以花錢只要成本合理的方案,相信店家會買單的意願會高很多,想辦法提出「適時」的方案是目前卡位的重點,太遙遠太不清楚的方案不容易打中店家的心。
  • 金流機制:在台灣手機上的金流機制還是缺缺,不論是信用卡/NFC…等等都還不是很好用且不普及,這也是一個不小的問題,不過依手機目前的熱門程度,相信很快就會有人提出台灣適合的方案。

目前這波虛實整合最重要的是提出店家執行難度低,預期帶來效益明確的方案。

「山不走過來,那就我們走過去」好了!!!

 
1 則留言

發文者為 於 2011/03/19 英吋 創業點子

 

企業經營者,你知道未來…恩…我是指『明年』2012的手機有多強嗎? 快想想你的手機策略吧!

超級手機

明年(2012)的手機會有多強? CPU大概跟現在的高階的裝了Intel i7 3.2G個人電腦有得拼,除了螢幕不夠大,鍵盤不夠大之外,所有你能在筆記型電腦做的事,通通可以在手機上做,而且速度和爽感不會減少。

手機硬體的一個主角是CPU,iPhone 4的處理速度約 2000多MIPS,預計明年量產的ARM coretex A15比iPhone 4快五倍,也就是約10,000 MIPS,差不多是目前Intel Core i7的水準了。此外軟體Compiler還會幫忙加速,例如開發iPhone的xCode就在第四版中採用LLVM產生的程式更快,所以明年的手機真的會很快很快,其他硬體規格也都會變強很多,類似NFC的附屬功能也會更普及。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2/05 英吋 創業點子

 

關於創業 – 如果你只有500元,買一個500元的口香糖吧,不要買500元的大皮包!

她: 『注意聽,我跟你說』

我: 『喔!』

她:『如果你只有500元要買禮物送女生,你要買一個500元的口香糖,不要買500元的大皮包!』

她到底說的是500元的口香糖?還是500元的冰淇淋?我記不起來了,但是反正是買一個超乎行情你平常不會買的超貴小東西,而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價格合理的東西。一個超乎行情的500元口香糖一定要是超乎尋常的口香糖才可以,有趣或是好吃。

她到底真的想說什麼? 我一直搞不懂,不過昨天在Facebook看到朋友轉載的文章Why Dropbox Succeeded and Syncplicity Didn’t,有一段是

If you’re starting a new company, the best thing you can do is keep your feature set small and focused. Do one thing as best as you possibly can. Your users will beg and beg for more functionality. They will tell you their problems and ask you to fix it. My philosophy is that they’re right if their feature request is right only if it works for 80% of your customers. Until you have a lot of resources, stay focused on your core competency.

我用自己的理解的方式翻譯是,『如果你開始一個新的小小公司,你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盡可能讓你的產品保持簡單,只做那一功能就好,然後把所有的資源都投入那一個功能,把那個功能做到超屌,超棒,超乎想像。然後你的使用者會很愛那一個功能,不過因為只有一個功能,然後他們會開始說,拜託,再多給一個XX功能啦,我超需要這個XX功能的,拜託你拜託你。然後你看看很多人都急迫的需要這樣的功能,才勉強的加入一個功能。』

500元的口香糖超屌,500元的手提包超普通,如果你只有500元,你要讓對方印象深刻,買口香糖。

如果你只有三個人,做一個功能少少的超屌產品,不要做二十個普通功能的大雜燴機會比較大,如果那個女生沒有騙我的話。

註:其實,或許,她只是不喜歡我送的禮物..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2/02 英吋 創業點子

 

學習Android開發的方法有兩種 – 天才和普通人的差異,滾麵粉皮吧

其實學習一個新的開發平台/新的程式語言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很辛苦的學然後慢慢的累積經驗,另一種是三兩下就可以學會新東西,而且一下子就用的熟的很。第一種人叫做普通人,第二種我們稱他為天才。最近遇到一個天才,學生,大學讀化學的,研究所開始學資工,只花半年就學會Android / iPhone / Google App Engine的開發,還熟到可以幫忙上課,相信我,這種天才是存在的。(我相信他是很努力,每天睡覺就自動學會的天才應該不存在)

不過我想大部份的人都跟我一樣,是普通人,每次學習一個新的開發平台/新的程式語言總是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適應,然過經過長時間才可以比較活用些,最近剛好需要學一下Android的開發,我打算的學習方式如下,我把它成為『滾麵粉皮』學習法。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1/02/02 英吋 創業點子

 

海灘男孩 . 創業

某個程度來說,我想開始創業跟海灘男孩這部日劇有關。

海灘男孩是一部『老』日劇了,故事是海都這個菁英上班族因工作上一時不順遂到一家海邊民宿休息幾天,結果結果居然喜歡上這樣的生活而辭職留了下來。

海都的上司跑到民宿勸海都回去公司,告訴他現在回去還來的及時,卻被海都拒絕,最後海都的上司提到他自己很喜歡釣魚,也曾經想過開一家民宿這樣的生活,但考慮到現實和其他人的眼光還是放棄,當時他說的話:

「每個人都會想像你這樣做,心裡這麼想,可是現實上卻做不到。要考慮將來的事情,家庭的事情。要考慮的事情很多,所以根本就做不到。雖然有時候會有衝動去做, 可是如果這麼做,可能就沒有辦法成大業。我覺得人生不過就是這樣的東西。去做吧!依自己喜歡的去做然後讓自己失敗,再好好後悔一番吧!後悔自己不應該做傻事,將公司的工作辭掉,因為過著糟糕的人生,而讓自己後悔不已吧!讓我看看我的人生沒有錯,你的選擇錯了,那時候我會再來看你。」

每個人都有有些想做的事,但因為跑去做那些夢太危險了,所以沒去做,安全的路雖然有些平淡,但至少是覺得可以得到保障的。不過那時候的我想的是,其實人生不過是幾十年的時間,如果活著的時間裡面沒有去做一些想做的事,一些值得用盡全力去奉獻的事,那實在就太浪費了。

結果創業後到底是不是做著自己原先覺得有趣的生活? 以我的創業,不完全是,還是得做很多不想做的事,也遇到很多不順利的事,也會產生懷疑。不過一但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有更多的程度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又會不自覺覺得有趣起來。有種如果人生一定要踩到一些狗屎,至少是自己選的路上踩到的。

不管是找份工作或是自己創業,我想既然自己決定做了,就甘願做,不管選者哪條路感覺都會好些,我想海都他上司都會這樣同意吧。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12/14 英吋 創業點子

 

手機,智慧生活的遙控器?

癮科技的這篇介紹了一家叫做Cybertecture的公司開發了一套可以在鏡子裡面顯示各類的資訊的系統,你可以讀新聞,看天氣,結合體重計顯示你的體重變化長條圖,做運動時它還會偵測你的動作,最重要的是它還很漂亮,擺在家裡可以當做裝飾。

它的介紹影片簡直就是把小時候電影裡的未來生活整個搬到現實來,這麼Cool的產品猜猜看它除了用自己的遙控器操作外還能用什操作? 答對了,你還可以用手機(iPhone)來控制它。

除了Cybertecture之外,目前最熱門的Apple TV & Google TV也都支援手機當遙控器的操作方式,遙控車也支援手機操控,樂高機器人也支援手機操作,大家都把手機當做個人遙控器來使用。

大家都把手機當做遙控器當然不只是巧合,因為手機除了是每個人都隨身攜帶的東西外,智慧型手機還具備有高速的處理器,大尺寸螢幕,上網功能,觸碰螢幕,還有一大堆的功能,這些都是傳統遙控器做不到的地方。所以一下子,本來只是單純的體重計只要加上通訊功能就可以透過手機跟網路結合,讓你知道你是台北市體重排名第幾的人。單純的掛在牆上的電子相框只要加上通訊功能,可以透過手機來定時同步你的facebook照片,不需要每個Device都有強大的處理功能了。

手機除了下載APP外,一定還會被找出很多跟環境互動的便利應用,你希望它能為你做什麼?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10/15 英吋 創業點子

 

Apple TV還只是個Hobby?

MacWorld有一篇探討Apple TV的文章Now is the Apple TV more than a hobby?,它裡面提到一些Apple TV的優點和缺點,結論是Apple TV 2代已經改進了很多,但可能還是個Hobby,但是,因為它的核心是跑iOS,一但開放Apple Store下載iPhone, iPad APP那…..恐怕就不只是Hobby了… XD

優點:

1. 效能變快了

速度變快了,反應變快了,下載變快了,看照片不Delay,看影片也只需等一下下。

2. 多了容易讓人下手買的理由

兩個理由,第一是加入線上包月看電影吃到飽的Netflix,很多爸爸媽媽級的都已經在使用中,第二是價格便宜,$99 only,買來當玩具也OK,不心疼。

缺點:

1. 產品定位還可以更明確,避免造成分歧的預期心裡

如果你很難去解釋你的產品,在產品定位上就會出現一個很大的空洞,別人就會抱怨你的產品應該要這樣做又那樣做,然後期望你的產品可以做出原本不該屬於它處理的功能。清楚的說出你的產品最適合做哪些事,可以減少這類的抱怨,Apple TV看起來『可能』可以做的事太多,使用者產生一些各式各樣的預期心裡,但是難以滿足所有的可能,將會招徠各式各樣的抱怨。

2. 其他問題

沒有Local Storage來儲存影片,照片,音樂,要開啟Mac電腦來讀影片實在很麻煩,另外簽約影片公司也太少了。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10/02 英吋 創業點子

 

小民站出來,一款市政2.0精神的iPhone+網路新服務

小民站出來是啥?

我們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的城鄉裡,離鄉背井的   或   土生土長的。生活中總是會遇到一些環境相關的小問題放在心裡沒去反應,但總覺得事情可以做的更好,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城市可以,更好。

也許是狗大便少一點,佔住騎廊的路霸少一點,也許是噪音少一點,或是希望流浪狗狗和貓貓可以快點找到新家。有人希望有平坦舒服的大馬路,有人希望市容更賞心悅目些,還有人只是希望壞掉的水溝蓋可以趕快修復讓機車不要掉進去。

所 以我們創造了『小民站出來』,要讓反應這些小小問題可以更容易一些,只要你拿出手機照相,上傳,花一分鐘反應。我們希望附近鄰居也可以看到你的發言,給你 的發言一個讚,跟你一起站出來,為自己的鄰里挺身而出。我們希望市府可以藉由這些市民,這些市井小民的反應,來快速的處理城市的問題。

城市是有生命的,因為有你,還有我,然後小民站出來就是為了連結這一切而出生的。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10/09/27 英吋 創業點子

 

Techcrunch的小Widget

Techcrunch提供一個小Widget,讓你可以展示你的公司喔!!

範例如下~ 很可惜它需要javascript才執行的起來…殘念!!

<div><div><script src="http://www.crunchbase.com/javascripts/widget.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div><a href="http://www.crunchbase.com/">CrunchBase Information</a></div></div><div><div><a href="http://www.crunchbase.com/company/cloud-online">Cloud Online</a></div><div><script src="http://www.crunchbase.com/cbw/company/cloud-onlin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div><div>Information provided by <a href="http://www.crunchbase.com/">CrunchBase</a></div></div></div>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09/10/08 英吋 創業點子

 

Test Google Reader

as title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09/08/31 英吋 創業點子

 

莫拉克颱風、太麻里的阿公、甲仙的阿姨

單車環島時,經過了台東太麻里山坡上的柑仔店,裡面是一位阿公在顧店。
大熱天,我買了一罐礦泉水,咕嚕咕嚕的現場喝了起來,很痛快。

『哪哩來?』

『台北。』

『去哪裡?』

『環島。』

有一搭沒一搭的,我跟老伯聊了起來。
臨走前我跟阿公說要走了,老伯打開冰箱拿一罐運動飲料給我。
『遮罐給你路上帶著喝啦』

===========================

單車騎三橫的時候,經過了甲仙,下著雨。
顧店的是一位媽媽,他賣山豬肉便當。

『阿姨你在玩線上遊戲喔?』

阿姨不好意思偷笑..

『對阿,就幫我兒子玩阿,他上課我幫他玩』

『阿姨你是不是自己喜歡玩?』

===========================

這次颱風大水,太麻里整村好像都滅頂了,甲仙好像怎個村莊都不見了。
希望那個阿公跟媽媽都沒事。

===========================

這次很多網友都架設網頁讓大家收集情報、收集物資、做災情整理

如果經過這次後,台灣可以成立一個緊急災難救護網,之後再遇到大災難大家就可以更快的匯集資訊、收集所需求的物資…這樣的統籌調度效率應該可以大大增加

其實現在’網友的消息連結,效率絕對比任何單一機構還快,如果能夠在平時就建立好正式管道(網站),緊急時統合這些資源,相信會有不少幫助。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09/08/11 英吋 創業點子

 

標籤: , , , ,

創投、VC、私募、PE、天使、Angel、IPO 名詞解釋

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收集的….有錯請通知。

天使(Angel):

一般是一些有錢的個人,投資他所中意的案子,大部分是在公司創立初期提供部份資金及技術、經營顧問服務。通常在公司的技術或營運達到某個水平之後,比如說VC進來或是IPO上市後退出。

私募(PE, Private Equity):

由少數的有錢人組成的投資團隊
各國對於私募都有詳細規範 最大特點在於人數限制以及最低投入金額門檻
香港 美國 歐洲 人數介於35到99人

台灣目前無私募基金

私募的特點是投資人數少,每個人的投資金額大。給有錢、有相關知識的人投資的。

創投(VC, Venture Capital):

創投是創業投資的簡稱。創業投資是指專業投資公司(創業投資公司)為以高科技為基礎的新創公司提供融資的活動。
與一般的投資家不同,創業投資家不僅投入資金,而且用他們長期積累的經驗、知識和資訊網路幫助企業管理人員更好地經營企業。
所以,創業投資機構就是從事為以高科技為基礎的新創公司提供融資的活動的機構。

創投基金由於有年限的限制 (大約是 7-10 年), 所以只能投資有"出場"潛力的公司, 也就是 3-5 年內有可能被收購或上市的公司. 但是被收購或是上市並非成功創業的唯一途徑. 例如: 一個利基創業 (niche startup) 成長了幾年後, 達到潛能高點, 有非常穩定的營收及純益, 可以每年發放股利給股東, 但是沒有上市的需求, 也沒有人收購, 這還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創業. 而另一方面, 創投也是比較"貴"的資金來源, 也就是他要求的回報 (required return), 比很多其他資金來源來的高許多.

初次公開募股(IPO,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大部分新創公司的目標,公開上市到股票市場,大部分的新創公司把IPO認為是一種勝利。
1. 可以公開向一般大眾募集資金
2. 流通性好 (股票)
3. 上市公司的名聲一般較受到信任

購併(M&A)
除了IPO外新創公司的另一條好的下場,被其他公司買去,獲利出場

一般成功網站可能遇到以下階段
創業家自己做->天使資金->創投資金->IPO上市 (創投出場)

聽說美國VC所投資的案子裡面,3%可以IPO、23%會被併購、74%會消失,還有夠多沒有被VC看上的自動不見的。

===========

創投相關資料

政府資源規劃 Blog <<裡面有不少給創投看的BP

 
發表迴響

發文者為 於 2009/08/08 英吋 創業點子

 

標籤: , , , , , ,